明心一蹦一跳的来到了琉璃殿的门外,一眼就能看见正殿内半躺着的灵智,于是明心收拾心情,神情肃穆的走了进去。
说起来明心也有段时间没有见到灵智了,他在藏经阁内住下之后就没怎么回过后院小屋,期间灵智去看了他两三次,但他有些不被慧能待见,去了藏经阁也很快就被赶走了。
而且自从当上代理掌门之后,灵智也要担起很多责任,每天有很多稀碎的琐事需要处理,因此他还特意找了另一位灵相师兄代他每日给门中弟子讲禅,不过明心觉得灵智这样做其实都是不想干活,因为大多数的时间灵智都会躺在这琉璃殿内,根本没有他说的那么忙碌。
明心走进琉璃殿,小心翼翼的跪坐在灵智身后的蒲团之上,低声说道:“师父,许久不见你有些想念,今天便抽空来看看你。”
灵智轻轻一笑,他也不转身,淡淡说道:“我已知你的来意。”
明心张了张嘴,自己想要说些什么都已被灵智知晓,这感觉可太难受了,他只感到胸口一堵,满怀忧伤的说道:“师父,你这样会让别人失去很多乐趣的。”
灵智这样轮回境的强者已开七识,倘若施为,是可以感知到某些即将发生的事情,显然,刚才灵智已经预知了明心此行来找他的目的。
这样的预知能力固然强大,但也仅限于短时间内与自身紧密相关的事情,施展起来也颇为费神,与顾形骸所掌握的文王八卦相差甚远。
灵智坐起身伸了个懒腰,说道:“放你下山也不是不可以,可你我之间早就有过约定,你到了缘法境我自然不会阻拦你。”
明心瘪了瘪嘴,想要辩解些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大概他想说的灵智恐怕早就知道了,再纠结下去也没什么用。
“可是听说师父你都在金刚境卡了很久才踏入缘法,我岂不是要更久。”明心愁眉苦脸的说道。
灵智转过身眯起眼笑道:“你已经在金刚境的巅峰了,在你这个年纪就能金刚境大成的我禅宗十指可数,你真觉得你愚钝?你这份天资可不比为师差多少。”
明心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他被灵智夸赞的心中愉悦。
可很快灵智又继续说道:“可你现在比起郭昔尘还差多了!你不要志得意满。”
灵智虽然口上严厉,但心底还是很喜欢明心,而且在他心里对明心有着很多期待,明心未来可能要肩负起禅宗复兴的压力,他不曾对明心说起过这些也是不想给明心太多压力。
对于自己比郭昔尘差了很多的事情,明心根本也没有多在乎,他可没有什么攀比妒忌的想法,只是觉得自己比不过郭昔尘是理所应当的。
“再过一年就是三宗二十年一次会武的日子了,到时候佛道禅三宗门下优秀弟子都会去往三清道宗的天机山擂台比武,我禅宗年轻一代也就你和明义还算拿得出手,到时候我会带你去天机山,你若在那时能入缘法境,我就让你与郭昔尘携手下山。”
对于何时放明心出山历练,灵智其实心中早有准备,现在明心几次三番表示想要下山,灵智也就顺势告诉了明心他的安排。
明心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三宗会武,那一定是十分盛大的场景,到时候可以见识到各个门派的优秀弟子,一定会很有趣,而且到时候就能见到了郭昔尘,万一运气好说不定还能与郭昔尘友好切磋一番,想想就很激动呢。
“师父,我明白了!我一定好好修行,争取这一年内踏入缘法境。”有了目标之后,明心握紧拳头干劲满满。
灵智欣慰的笑了笑,自己这个徒弟平日里不争不抢随遇而安,难得有了目标,想必修行会更加的努力。
“缘法境虽说是我禅宗弟子修行必须面对的一道天堑,但其实也并非难以逾越,金刚境修的是身,缘法之后修的是心,我且问你,你苦练一身修为意欲何为?”
明心听出灵智是准备点拨自己,他立时正襟危坐,自信思索起来。
“不必多想,顺从本心就好,我并非是在考校你。”灵智神色轻松的说道。
明心抬头看了看大殿内的佛像,回复道:“我辈修行佛法是为了普渡众生。”
灵智摇了摇头,说道:“你未见众生疾苦,谈何度众生万物?佛经教义你读的不少,却终究只是闭门造车,佛法教你向善,可不曾展示你恶。”
明心一时愕然。
灵智继续说道:“我禅宗是这神州浩土为数不多的一方净土,禅宗历代掌门并不支持门下弟子出外历练,所以也常被其他宗门嘲笑,我禅宗弟子向来修佛法是为了修己。”
关于这一点,明心曾经听郭昔尘谈起过,他认为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禅宗教义与其他佛门并不相同,更何况一个人能够克己修身已是困难重重,能够由己及人的更是世间少有的圣人才能达到,所以他觉得修己并没什么问题。
“但是,修己终究是小乘佛法,明心,我希望你修的是众生,但修众生并不是佛经上空洞的普渡众生四个字。”灵智眼眸之中金光熠熠,他看着明心,眼神去飘向虚无的远方,似乎在看着一段久远的未来。
“师,师父,可我不懂,如何修众生!”
“世人求自在,菩萨空欢喜!这世间的人难逃酒色财气,困溺于功名利禄,躲不掉爱恨嗔痴,所以,你要心怀宏愿,渡众生于苦海。”灵智缓缓起身,跪坐于佛像之下,虔诚叩首。
明心没想到灵智对自己竟有如此期待,他呆立原地,灵智的每一个字都在他耳边环绕,振聋发聩。
灵智起身,对着明心苦笑道:“你师祖想要救一人却背负了禅宗无辜弟子数条性命,因此郁郁一生,你师父我想要渡一人,却只能看那人用近乎自戕的方式结束一生,渡己已是难事,更何况渡众生。我们恐怕穷尽一生也难以窥得佛门终极,所以我才不愿放你早日下山,倘若你心性修为不够坚韧,只怕也会落得我与你师祖一样的下场。”
明心双手合十,回道:“我已明白师父的良苦用心了!即日起我便去思过崖潜心修行,不入缘法,便不会再提下山一事。”
明心起身离去,灵智再次半躺于大殿之内,他不由得想起了多年前决定收下明心传授他剑心诀时候的情景。
那时的他怎样也不曾想到这个看似愚钝的小和尚却成了禅宗弟子最出类拔萃的那一个,灵智知晓明心是练剑的奇才便不愿让他继续练剑,因为他不想把李剑一的执念加诸于明心这样单纯的孩子身上,可是到了今日,他却希望明心能够将佛门禅宗千年的教义发扬光大。
一代又一代的天才们都在重复着相同的宿命,而灵智却在明心的身上看到了才高于志的不同光芒。
顾形骸曾断言明心日后成就将远高于他们这一代人,灵智便有了诸多期待,可灵智自然也明白,关于明心未来的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要想踏上顶峰,必定一路荆棘坎坷。
明心,人的成长往往必须经历艰难险阻,在经历那些困顿的黄昏,不解的夜色之后你会逐渐清醒而理智,那些美好与纯真便会消融溃烂,可无论如何,师父希望你明白,师父会永远站在你身后,支持着你。